每一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美觀大方、合理布局、制作精細。性價比很高也就成為每一個家庭的愿望。不過,真正在裝修過程中,卻事與愿違。今天歐式構件在這里所講的,正是在裝修過程中,存在的一些誤區。
誤區一:
當戶主拿到新房時,往往迫不及待的就開始大興土木,進行裝修。
殊不知一棟新房在建好后應等三個月以上才能裝修,因為房屋的墻體要三個月左右才能干透。這樣裝修房屋才不會因為墻體的水分而變形、生霉,況且,新房在修建過程中使用的建材大部分含有害成分,須經過一段時間揮發,才不至于對人體有害。
誤區二:
同工人或裝修公司的人一起去買建材想到更便宜,材質更好。
在如今的建材市場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:凡裝修公司或工人帶來的戶主,均有一定比例的回扣,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回扣金額將增加到總金額中,因此買材料最好自己購買。
誤區三:
包工包料和清包工是裝修領域的兩種形式。
如今,新近推出的一種“半包保險”形式,不但讓客戶自己購買主材而且還免去了管理費。在質量上由專人對客戶購買的主材進行質檢,確保萬無一失。
誤區四:
只管結果,對基層不聞不問,也相信有的公司所謂的,“你只管最后的效果”。
卻不知這樣做便給了有的人可乘之機,比如,基層立面,木方間距不得大于35cm;平面木方間距不得大于25cm 。因為平面受力一般大于立面受力,因此木方的間距應該小于25cm 。不然有的人偷工減料,外觀還可以,但里面卻一塌糊涂,比如:“電線的鋪設應先鋪管后穿線,管內應無接頭”,如果管內有接頭或鋪管不到位,便容易出現問題,造成短路、斷路,比如“冷、熱水管應順墻走,墻內不得有接頭,所有接頭應預留檢驗口”因為水管是故障多發區,如果墻內有接頭,一旦漏水,便只有打墻,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再如,合同簽的用機拼無縫細木工板,1.5cm厚,但卻用有縫的或1.2cm 厚的代替等。
誤區五:
在裝修中根本沒有考慮到環保健康。
因為現在的裝修材料魚龍混雜,防不勝防,一個新家,花了好幾萬元,但住進去后,全家人生病。所以,在裝修過程中,注意環保健康必不可少。
比如,有的公司在裝修過程中大量使用非正規廠家生產的建材(三無產品),這類產品往往甲醛超標幾十倍,氣味刺鼻,因此,在合同中約定乙方對環保的承諾非常需要。
誤區六:
有的戶主在評定設計的好壞時,往往是以做的家具和造型的多少來評定的。
其實現在的裝修潮流是“重裝飾,輕裝修”把資金重點用在裝飾上,因此裝修只是整體布局的骨架,而裝飾卻是肌膚。裝修設計做的是功能完善,色彩搭配,彌補修建的缺陷,局部畫龍點睛,而不是東拼西湊,雜亂無章。
誤區七:
認為裝修公司都是正規的。
其實不然,有的裝修公司在和戶主簽定合同后,便將管理費和工價的一部分提取出來,再分包給游擊隊或散兵游勇,這樣的質量能保證嗎?
誤區八:
預算書中的陷阱看不明白。
預算書中有許多項目是已經包含在已做的工程中,有的公司為獲取暴利,便在預算書中重復造項目,比如“易耗品”一欄,這欄已經包含在各項目中,根本不能算,有的公司卻造了“易耗品”一項,收取數百元不等。再比如“線條乳膠漆和乳膠漆分色”這兩項也是不應該單獨立算的,它已含在乳膠漆中。還有,有的公司已立了“材料搬運“和”管理費“后,又立了 “采運成本” 一項,這一項也為重復預算和立項。還有“燈潔具安裝”已含在“水電改造”一欄,也不能單獨立項,除非浴缸和坐便器。
誤區九:
預算造價高的,人工費就一定高,而且好。
其實在裝修過程中,人工費是定額,高檔裝修只是材料價格高,而不是人工價格也隨著增高。有的公司卻把人工費分幾個檔次,這是抓住了戶主怕做不好、要裝就裝好的心理。
誤區十:
現場有管理人員就好了。
其實,現在的裝修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,為了節約成本,就隨便請了一兩個外行來做現場管理。這種外行管內行有什么作用?所以,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是內行,懂得裝修的各個環節。
文章來源:歐式構件